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岁末的中国股市历来是比较难做的,而最近在经济与政策层面发生的微妙变化又加大了市场的波动,这就难上加难了……
 
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,迫使上到国务院和各部委,下到地方政府,各级领导大家都在努力想办法。为应对经济困境,宽松的基调也依旧,集中表现在八九月社融、贷款等方面的金融数据增幅明显。但是10月的数据却令人大跌眼镜……
 
如果说,此前央行的MLF操作给市场以降息的无限遐想的话,周一出笼的金融数据则是有如兜头一盆冷水,股市应声大跌,此后一周动荡不已。经济形势已经如此不妙,政策和资金如果再不给力的话……
 
MLF(Medium-termLending Facility,中期借贷便利)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,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。
 
就在金融数据发布之前不久的11月5日,人民银行开展MLF操作4000亿元,期限为1年,中标利率为3.25%,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。市场大多欢欣鼓舞,将之解读为“变相降息”。由于MLF和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之间关系紧密,MLF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LPR的锚,一旦LPR随MLF下调,意味着实体经济的成本下降。
 
这不就是政策继续宽松、资金继续宽松,甚至会进一步宽松的表现吗?
 
现实情况却是,不到一周后出台的10月金融数据远不及预期:新增人民币贷款6970亿元,而9月为13800亿元;新增社会融资规模0.73万亿元,远不如9月的2.21万亿元;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.0%,也大幅低于8.4%的预期。
 
当然,10月金融数据不好有其特殊原因,毕竟有国庆长假这个“季节性”因素,更关键的是,今年的10月是70周年大庆的日子,影响更为深重一点也是情理之中。但在年中以来信贷额度放松、监管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的背景下,贷款和社融的确比较低迷。
 
除了新增信贷下滑,专项债融资大幅回落也是社融远低于预期的重要原因。10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868亿元,同比少447亿元,与9月7389亿元的规模相比,更是小巫见大巫。当然,这里有“寅吃卯粮”的原因:年中的时候决策层要求专项债尽快下发,到9月2.15万亿元的专项债额度已然告罄。用完这个额度之后,大概率是需要增加专项债发行的。
 
根据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,将“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,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,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”。按照2020年新增专项债1.29万亿元的额度估算,平均单月发行额在3500亿元左右。那么为了“明年年初即可使用见效”、提前至今年发行的话,最快将于12月新增约3000-3500亿元左右。
 
专项债已经成为“逆周期”调节的一个重要财政政策工具。11月12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。他指出,要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使用,带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、惠民生等领域,扩大有效投资,增强发展内生动力。在此前7月,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,也强调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。
 
货币政策则一直是相当“给力”的,然而“宽货币、紧信贷”的现状也一直难以得到实质性扭转。虽然政策层面持续鼓励信贷投放,但效果有限,银行给企业放贷的意愿不强,中长期贷款更是创下两年来的新低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银行对于企业的态度更加审慎,明显偏好风险较低的个贷和票据。这个特征在10月的数据中体现得非常明显:新增贷款主要依赖票据融资和短期居民贷款冲量;信贷增量超过80%来自个贷;新增企业贷款规模和占比均大幅减少。
 
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10月以来,监管部门密集发声,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,以改善民企和小微融资环境,但效果尚不明显。这些政策短期内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,但效果不明显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时间落实,也意味着需要更给力的政策。
 
事实上,尽管有10月社融大幅下降的意外冲击,宽松政策的基调一直没有变过,而且在经济形势有实质性好转之前,政策转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决策层的政策信号之频密有增无减,各级领导在不同场合下对经济下行的关注都溢于言表。从中不难读出“焦虑”二字。
 
——11月6日,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,要求金融部门要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要求,齐心协力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防范化解各类风险,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”。
 
——11月14日,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份经济形势和保障基本民生座谈会,要求“把稳增长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”。
 
……
 
类似信息还有很多,不一一枚举。不难想见,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这方面的信息。政策层面会想各种办法扭转经济颓势,这已经不用怀疑了。
 
问题在于,当前的中国经济下滑的趋势已成,要逆转惯性则需要更给力的政策,常规的政策难以奏效。原因至少有三:
 
宽货币、紧信用的情况短期难以改变
 
控地产导致宽货币——宽信用的传导时滞上升
 
债务杠杆约束加强导致宽信用的力度递减
 
在这种现实的约束下,货币层面稳住经济局面的话,就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;传导机制不畅而又想让流动性到达目的地,就必须保持高“水压”,甚至要不断提升“水压”。
 
而在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,光靠货币政策很难折腾出像样的局面来。今年一季度之所以有那么耀眼的金融数据,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都下达了大量的项目任务,能上就上,包括基建投资,也包括对国企和大型民企的“窗口指导”;二季度稳住局面,也必须靠地方专项债的“加紧发放”来配合。
 
换句话说,货币层面已经使出浑身解数,不但自身要做到极致,还要协调其他部门来配合,而且保持这种状态不能松懈。一旦松懈的结果……就是10月社融贷款这些数据大幅下滑。
 
当然,货币层面这次不能一如既往地绷紧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通胀数据有点高。10月CPI(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同比上涨3.8%,难免让人产生“滞胀”的担忧。当然,这个问题争议很大,毕竟拉升CPI的主要因素是猪瘟导致的猪肉价格大涨(猪肉价格上涨101.3%,影响CPI上涨约2.43个百分点,占CPI同比总涨幅的近三分之二),而上游的价格指数PPI(生产价格指数)同比下降1.6%,让人很难看到下游价格继续大涨的很大空间。
 
但不管怎样,既然有争议,而其担忧又是合理的,则宽松政策也就“稍息”了;加上专项债发行结束,10月的支撑力度又弱一环。那就打个折扣吧?
 
所以,10月的社融、信贷并没有如预期那般延续八九月的强劲势头。大家也突然明白了,原本还预期MLF利率下行是降息的利好信号呢,没想到只是宽松政策打折的结果,毕竟,“价”只下了5个基点,而“量”却下了那么多……
 
不过,相信这只是暂时现象。原因无他,经济下行压力是长期的,而决策层最最关心的问题——就业压力(和与此紧密相关的社会稳定)——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。当前的“打折”可能需要以后更大力度的宽松来弥补。
 
文章来源于禾永投资
话题:



0

推荐

叶伟强

叶伟强

19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财新传媒原编委、《财新周刊》原副主编、《中国改革》原副总编辑。微信公号:巨会读(juhuidu)。

文章